服务热线:
0898-089808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手机:13876453333
今天(3月2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批复三周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成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华源介绍,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布局的“一核”。三年以来,上海持续深化对国家战略内涵的认识,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和国际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政策叠加赋能的优势,持续推进“一核”建设,持续提升核心功能,持续提升服务辐射“两带”和长三角区域的能级。近三年,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优势产业加快集聚,功能建设成效明显,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
商务区以“大科创”赋能“大商务”“大会展”“大交通”,持续推动产业创新驱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税收实现三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发挥了重点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的“稳定器”作用。
总部经济发展加速成势。通过实施总部“虹聚”计划,加快建设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集聚区、虹桥临空跨国公司(总部)科创园,累计引进总部类企业超500家,其中经市级认定的跨国公司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等共计127家,经商务区认定的内资企业总部和贸易型总部共计84家,商务区已成为各类总部机构加快集聚的热点地区。
B体育软件
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商务区聚焦高能级总部经济、高端化服务经济、高流量贸易经济、高溢出会展经济,下大力气推进优势产业集聚。“一核四片”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北斗产业园、会展产业园、在线新经济生态园等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生命科技、软件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呈现持续快速集聚态势。2023年累计引进重点产业和投资类项目304个,签约投资总额1540亿元,同比增长54%。
B体育软件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商务区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众多、产业体系健全,以及进博会汇聚全球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的优势,加快培育北斗导航产业创新基地、上海国际医学技术转化创新中心等科创载体,推动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建设,协同创新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商务区集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余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已超过1万家。科创体系更加完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围绕构建国际贸易新平台,推动一批重大功能平台落地,商务区核心功能日益凸显,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加快建设“走出去”功能平台。设立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完善上海市“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虹桥)、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虹桥)等平台能级。商务区累计引进37家国际贸易投资促进机构、84家法律服务机构、209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长三角企业“走出去”的框架体系初步成型。
持续做强“引进来”功能平台。深入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持续做强“6+365”常年展销平台功能,增设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新型工业品首发平台,支持虹桥品汇、绿地贸易港在长三角等区域开设分中心36个,2023年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进口贸易额全市第一,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功能加快形成。
持续发力国际贸易新平台建设。围绕建设全球数字贸易港和“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重点培育震坤行、广联达等一批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企业,积极推动虹桥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国际文创电竞中心提升功能,启动建设“丝路电商”数字技术应用中心,商务区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加快发展。
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持续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商务区已初步成为站城融合、产城融合发展的标杆性区域。
战略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在实施商务区国土空间中近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战略功能导向,开展商务区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全面优化“大虹桥”功能格局和空间网络系统,更好地衔接“两带”。编制商务区综合交通规划、上海西片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发展专项规划,打造面向世界、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流通中心。
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机场联络线先期开通段主体结构贯通,71路中运量西延伸工程建成运营,示范区线、嘉闵线、虹桥枢纽西交广场综合提升工程,以及一批区区对接道路加快推进。前湾公园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已建在建保障性租赁房2.25万套,高水平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
区域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对标高水平中央商务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拉长板、补短板,通过调整存量载体功能配比,优化公共服务配套,焕新产业、提升品质。目前已梳理出一批低效商办转型升级、高品质公共空间打造的项目,计划今年启动实施。同时,相关区滚动推进151平方公里范围内城中村改造,其中蟠龙天地项目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成为上海城中村改造的标杆性项目之一。
聚焦落实多重国家战略要求,积极推动政策制度创新,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努力将改革创新“试验田”变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丰产田”。
政策举措叠加赋能。紧紧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政策,发挥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的优势,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2023年重点推进商务区发展条例落地实施,出台相应鼓励引导政策,设立新一轮专项发展资金,各类政策叠加赋能,有效促进了商务区高质量发展。
人才汇聚效应显现。加快人才高地建设,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发布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举办虹桥人才发展大会、人才招聘等活动,建设外籍人士一站式服务中心,持续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等载体建设,国际国内高层次人才、高端人才服务机构、人力资源企业,加快汇聚虹桥。
营商服务精准发力。优化完善招商联动机制,深入实施国际商务伙伴计划,举办虹桥HUB大会、企业家圆桌会等一系列高质量投资促进活动,进一步打响“投资虹桥”品牌。推动做实商务区企业服务中心,推进建设“一网通办”,导入企业融资、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资源,搭建政企、企企互动平台,商务区企业服务“生态圈”加快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