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898-0898089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手机:13876453333
“不知不觉,已经在学校驻守了91天。学校闭环管理,大家都不容易。同事间、师生间,尽己所能地互相关爱和给养,用爱心温暖疫情寒冬。”
——明志楼团一防疫物资中心“办公室主任”、杨咏曼楼楼长助理、五期宿舍10号楼楼长、国际法学院教师于南
回顾在校的91天,除了专业教师线上授课、论文答辩、论文开题、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指导等本职工作,我身兼数职,不停变身。
3月11日-14日,楼宇志愿者;3月15日-25日,明志楼团一防疫物资中心“办公室主任”;3月26日-4月12日,硕士研究生入学线下集中面试考官、楼宇志愿者;4月13日-5月8日,杨咏曼楼楼长助理兼国际法学院“临时办公室主任”;5月9日至6月,杨咏曼楼楼长助理兼五期学生宿舍10号楼楼长。
3月15日早上8点,作为杨咏曼楼国际法学院楼宇志愿者,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负责到北门搬运物资。北门防疫物资经过消杀运进来,装上校内货车,再由货车接驳至防疫物资仓库。
在“随机”被分配跟车到仓库卸货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里是全校防疫物资大本营学校防疫情势的晴雨表,更不知道这里会是我接下来昼夜奋战11天离开时还依依不舍的地方。
参与卸货的三小时中,我看到一辆接一辆的货车从北门开到团一仓库门口,目睹和感受了烈日下“大本营”常规卸货小队的汗如雨下和非机械助力的送货负荷,感受到即使在这样的繁重下对女老师的尽力照顾。国际法学院考虑到天气状况和老师的体力,安排了三队人员早中晚互相轮换。
我在上午搬运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听说下午要面向全校女生发放卫生巾,看到中心常驻的五位都是男老师,便主动请缨制作楼宇发放方案并在午餐后再次返回物资中心帮忙发放。
彼时中心只有人力小拖车,老师们徒步人力拖车来回楼宇和仓库需要很多时间,仓库卸货人手不足,还不间断有人来领取各项物资,于是现场负责的档案馆副馆长彭国云老师又临时请我接手入库记录、物资仓储位置确认、搬运引领以及物资领取的搭配、出库记录。
当晚20:00又有10万只3M口罩到北门,需要接运之后直接发放到各楼宇,奋战了10小时的老师们二话不说,一起奔赴搬运分发第一线分,我和工会任颖龙老师送好五期1号和15号学生宿舍的东西,才一起下了班。
12个小时大汗淋漓的直接效果就是腰酸背痛,而且因为天气热小蓝捂在身上一整天不透气,浑身上下湿漉漉还起了大片痱子。说实话,第二天还去不去明志楼,线日早上接到彭国云老师的一条微信:“于老师,8点能过来吗?”一瞬间,一句话,让我感受到了自己被物资一团需要和召唤着,脑海中浮现出老师们口罩上方浸满了汗水的眼睛。
于是,我用3分钟帮自己做了选择:正式加入防疫物资中心,接手中心“办公室主任”。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我与团长朱敏、副团长彭国云、会计吴剑平、车队队长王凯、搬运送货主力任颖龙和杨惠栋老师一起,“混装”组成了“明志楼防疫物资一团”。
自3月15日至25日,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平均每天持续工作14小时,为学校防疫初期松江校区12000名师生员工的防疫物资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物资一团的老师们有一种苦中作乐的能力,犹记得大家在一通搬运热火朝天之后穿着今夏最IN的大白、小蓝和N95口罩,全副武装围坐线上歌会、欢声笑语的幸福场景……虽然后来离开了,至今还历历在目,甚是想念。
3月14日下午16点,我和同事们作为杨咏曼楼志愿者,参加北广场装餐工作。老师们自发两人一组,将大白从警戒线外拖进来的盒饭,以每大箱50盒的标准装进塑料大箱子,再搬运至电动三轮车上,到学生宿舍楼分发。
装餐人手充足,一个半小时就基本完成;但装好的餐盒被“接运”的速度却不容乐观,要间隔好多分钟,才会有一辆三轮车开过来接运箱子,而且每次只能接运3-4箱。
这时,我发现来接运的车子中有工会常务副主席邵军老师的车,就和现场负责老师请缨,开自己的车加入送餐队伍。
经过略显漫长的送餐过程完成任务后,我回想了今天装餐送餐的全流程,思考了可以更加有效衔接的环节和做法,和具体负责的教师工作部范寒卉老师语音沟通了想法,提出加强装餐送餐环节人手车辆配给和衔接的建议。这些建议于第二天早餐配送时得到采纳。
4月13日,国际法学院研究生秘书张葆老师接到专班紧急支援长宁校区的指令,用了30分钟,她就把杨咏曼楼三楼的院章、房间钥匙,全楼老师的三餐预订、物资发放,以及原本就由我来负责的抗原领取和分发,一股脑跟我做了交接。而我在大雨中目送她乘车离去时,确实有一种“送战友”和“临危受命”的感觉,也正式接手了杨咏曼楼楼长助理的工作。
这期间,我也主动参与各项志愿者工作,比如,三餐送餐员、全员核酸扫码员等。犹记得学生志愿者无法出楼的一个大雨滂沱的早上,经济法学院唯一驻楼的钱玉林院长和楼内老师们参与早餐装车配送,回来之后全身湿透变成了“雨人”的样子,内心是由衷地感谢和感激。
5月9日,我正式入驻10号学生宿舍楼,在师父王娟副书记的耐心指导下,于11日开始正式上岗。
入驻时楼内学生数是409人,我手把手送回家374位同学,这其中95%的同学,都和我加了微信,因为我想要了解他们出校、路上交通、到隔离地点是否顺利、是否安全到家,有任何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和我取得联系。
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我的力量有限,但我想尽自己最大努力,让每一位和我接触过的同学能够感受到细致解答、温柔回应和快速联络中的暖暖关爱。
除了常规动作,我也特别在意有特殊需求的一些同学。比如,5月13日凌晨4点钟,有一位同学需要到东门乘坐自己叫的专车到虹桥高铁站。那天早上雨特别大,天气还有点冷,外面一片漆黑,我给她拿了一件雨披,并开车送她到东门。
我庆幸自己做了一个临时的对的决定,她们彼时一定也会因为有人陪伴而觉得内心温暖。
今年已经是我带队华政VIS-JES联合战队的第十年,一个被叫做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全球最大的模拟法庭赛事,另一个是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全球最负盛名的赛事,此外,还有MOOTSHANGHAI和维也纳国际赛,全部国际赛赛程分布于3月19日-4月12日学校疫情防控期内。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第十年,我们拿了华政乃至中国队在国际赛的历史最好成绩,VIS EAST循环赛排名世界第一(1/139),JES循环赛世界排名第16(16/161),双双助力中国内陆闯入全球32强数量创历史新高,但也是客观上备赛最为艰难的一年。
B体育软件
楼宇封控期间队员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和我取得联系。即使我在明志楼团一全天候参与防疫物资的出入库记录和搬运时,也都第一时间亲力亲为,见缝插针地赶在时间节点前全部处理好,让赛队学生可以安心,防疫和比赛两不误。
备赛中,我会告诉学生,能够预期和准备到的都是我们应该做好的,最大的挑战就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无法提前准备到的问题,比赛和人生,都是一样。防疫之下虽然很多新问题新挑战接踵而至,但“随时出现状况”难道不是“平常之事”吗?关键是自己遇到难题时的“平常之心”和克服困难的态度和能力。
还记得国际赛开赛前最后的队内赛前模拟,我全程听完比赛之后和队员们开视频点评总结的时候,他们知道我一边做志愿服务一边线上参训时的惊讶表情。无需多言,这也许就是赛前集训给队员最好的精神鼓舞了。
最终,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同心同德抗疫、齐心协力竞技,为国家、上海、学校赢得荣誉。”相信来自世界各国的法官和仲裁员从华政上场队员的从容稳重、乐观自信的态度中也能感受到上海抗疫的决心和努力。
很开心能够拥有这样一段独特的志愿经历,让自己在不停的“变身”中,能够走进学生心里,和领导同事们更紧密地“抱团”,感受不一样的辛苦和大爱,看到不一样的坚守和奉献。
但我坚信,无论何时,大家彼此之间多一些用心、帮助和关爱,总是让人感觉更温暖和被需要的。